中国金融分析师联盟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金融行业动态 -> 2019金融分析师行业的路在何方
2019金融分析师行业的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9-01-03 11:32:13

金融市场经过风风雨雨的2018,外汇行业随著黑平台、资金盘的横行,以及币圈的肆虐,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紧缩,逝去的2018绝对是外汇资管业的寒冬,在刚刚结束的上海金博会,相信许多老资管们,都能感受到会场飕飕的凉意,整个2018年外汇行业各地的会展更不用说,除了会展的数量较2017年大幅减少外,展场的参与人数也大量减少,一个在两年前看似正要爆发蓬勃的产业,一下子变得黯淡无光,前途茫茫 吃好喝好睡好,是要把这行干好的最基本条件,现代人能有多少不是背著一堆压力过日子,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房贷车贷交.  2019金融分析师行业的路在何方?

我们不禁要深思,外汇资管这个行业的未来在哪里?应该怎么做,该往何处走?外汇资管并非是一个新兴产业,而是随著中国的富裕,以及理财渠道的匮乏,而重生扩大的一个行业,早在1992年,2007年政府就都曾开放过这一个行业,但因为市场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投资者对衍生金融的知识缺乏,造成了大面积的亏损,国家的外汇持续流失,政府不得不关停,根据不完全统计,每一年国内参与外汇投资的,至少要输掉数百亿美金的外汇,这么庞大的金额,也造成了黑平台、资金盘觊觎的目标,然而在我从事这个行业25年之后,我仍然相信,绝大多数的资管从业人员,是善良的,是努力的,是希望创造多方共赢的,只是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屠宰场,这个市场容许任何人做梦,但是梦里面满布了地雷与荆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条路该怎么走??2019金融分析师行业的路在何方?


营运成本

 

首先,我们得从成本说起,交易是一个很梦幻的东西,赚钱看起来触手可及,但又可能随时失去,一不小心还可能负债累累,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前辈们就提醒过,干这行有时候就像古惑仔,三更穷五更富,一定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旦得意忘形,那么就离失败不远了,在我后来的交易生涯里,多次的证明了前辈们的告诫是绝对正确的,亢龙有悔是多数交易者资管者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干对一趟大单,快乐没几天,一不小心就又还给了市场,如此周而复始,难以积淀,所以想要把这条路走好,首先必须对成本做好精密的计算,不管是运营还是风险成本。

 

吃好喝好睡好,是要把这行干好的最基本条件,现代人能有多少不是背著一堆压力过日子,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房贷车贷交际应酬,金融资管与其他行业最大不同的地方是,赚钱容易赔钱更容易,如果你本身生活就背负著许多的压力,那你必须思考,你是否能够顶的住金融市场的压力,金融世界从来不是越努力越成功的一个世界,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许多人贸然进入资管世界,却没有核算好成本,以一线城市来说,开间120平米的小公司,从开办到运营,一年下来,少说也要60万人民币以上(非常保守的估计),平均下来一个月要五万的成本,也就是说,一年你得先赚到这么多钱,之后才能是你赚的,这还没计算你家里面的开销,很多人会想,我有技术,有人脉资金,光是手续费分成,很容易就能够覆盖掉这些成本,我们就用最简单的退佣来计算,一年10万美金的基本成本,每一手退佣10美金,那么就是一年需要一万手的交易量,也就是一个月需要833手的交易量,我们以一个月70手交易量的标准来算,那么这一年内你必须随时维持有12万美金的交易资本,而且能够稳定输出这些交易量,而重点是,这时候你根本没赚钱,而且如果输钱了,你怎么办??

 

在资本市场连续经历P2P、资金盘、币圈、股市的轰炸后,市场的资金方如惊弓之鸟,用高报酬去吸引市场是一件越来越不现实的事情,资本方虽然受到伤害,但是资本始终是逐利而贪婪的,但他们越来越选择保护自己,然而资本永远有成本压力,一样需要寻求出口,从去年国家政策开始紧缩,资本市场受到各种金融灾难袭击,大量的劣后式的资金充斥著市场,劣后是一件很微妙而矛盾的事情,但存在即是合理,寻找劣后的资金很多,有真有假,我们在此不对真假去做探讨,关键的根本是,现在的资管行业,对于风险承受的能力,需要经历更真实的考验,你才有可能把市场做的起来;所以风险预备金的沈淀,对于新资管的考验会更为严谨,新资管想要做大作强,不能仅仅依赖营销和单纯的技术,而是得拿出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所以风险准备金也会是新资管成本的增加,你如何沈淀准备这一笔资金,不比传统实业还可以透过银行贷款,你想做得越大,那么你的预备金就得更多。

 

我一直认为这一两年来,国家政策的紧缩,对行业的发展是正向良好的,事实上,这十多年来,国人越来越富裕,但是可以理财的管道真的太少,造成整个理财市场充斥著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像P2P可以随便弄走千亿,币圈随便又弄走千亿,外汇其实也不遑多让,随便搞搞也搞走千亿;政府政策的紧缩与规范,对于真正有心深耕这一行业的人来说,绝对是好事情,资管行业从来就不是交易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管理,而不是交易,而多数人只懂交易(甚至不懂交易),更没有管理,却干起了资管,没考虑过整个运营的成本与风险,最后伤害到的是自己。


造血效率

 

不能造血的资管,是一个绝对不可能成功的资管;P2P之所能够大量的吸纳市场资金,是因为利息,资金盘为何总是存在,是因为分红,资本必然逐利,有利差就可以吸纳资金,就连马云的馀额宝都不例外,馀额宝当年的崛起,在于多家基金公司的托底,微小的利差,都能创造天弘基金的金融奇迹,所以就更不用去讨论P2P或资金盘为何能够做到这么大的规模了,然而金融的本质上,当你吸纳这么多的资金的时候,怎如何造血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当利差越大,你的造血能力就得越强,所以像P2P、资金盘,为何大多数最后走向灭亡,就是因为利差太大,一旦造血能力不足或者失败,就很容易一夕间倾塌

 



要做一个成功的资管,成功的金融分析师。最优先的就是要想好如何造血,而不是一昧的用利差吸引市场,熟悉资管市场的人都知道,保本保息高利润,是最容易吸引市场的亮点,金融世界本来贩卖的就是希望,给自己希望,也给别人希望,为了扩大业务,很多时候忽略了自身是否有相对应的造血能力;交易世界赚钱不难,但要不输很难,所以在输赢之间如何平衡,是多数资管没有认真处理的事情,热爱交易的人,先天就具有冒险性,而且能够活下来的多数都远较一般人乐观,当然这类人,有一大半被称之为赌徒。

 

所谓造血能力,并不是你能去赚多少钱,而是你能恒定输出多少血液,来满足利差,用生意的角度来说,就是所谓的周转能力,一个优秀的资管,不应该把盈利寄望在任何一次的交易当中,就像基金公司一样,一个基金公司不会只发行一个产品,更不会把整个基金公司的前途押注在一个产品身上,某些明星产品,可能会是基金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这个明星产品的利润,同时也可能要覆盖其他产品的亏损,如此,你才可能给客户更好的服务;然而多数资管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不管资金的先来后到,不管资金的风险承受力不同,当一趟好行情的机会来了,就全部押注在一个策略里面,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外汇资管的造血能力,基本来源有两种,一种就是交易量,另一种则是利润分成;国内市场的发展不是那么健全,所以这两者的收益模式,都带给了资管很多无形的困扰,交易量的费用,在市场的竞争下,让利给资方是普遍的现象,这其实根本上是不对的,就好像你租房子买房子,能够砍多少的佣金呢?房地产的市场相对金融市场要健全的太多,在合理的交易费用基准上,让利只应该是业务员等级的私人行为,如果整个行业都在让利,那么又如何经营的下去呢?失去了交易费的造血能力,资管们都没有足够的生存条件,能够把资管做好,恐怕是千难万难;再说利润分成,交易一定是有赢有输,保本保息且不谈,在双方定义好的清盘线内,管理方是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权力去运作的,这也是对资管真正能力的考验,譬如100万的资金,清盘线为20万,当资金亏损到10万的时候,事实上资管方必须用10万的剩馀空间,创造10万的收益,这是100%的收益能力,这并不容易,而对资金方来说这是亏损了10%的真金白银,对谁都不容易,所以当盈利时没有正确完成彼此的盈利分配,出现亏损时,就很容易造成双方的信任度降低,最终造成双输的局面。

 

因为真实的资管世界,金融分析行业。不管是对人,对交易,对管理,都可能有许多的偏差状况出现,所以如果不能够建构好整个资管的造血体系,一旦出现这种偏差,那么对于资管的成功,将会渐行渐远;一个成功的资管,对于资金不能是来者不拒,必须对资金方有充分的沟通与了解,而对自身的造血能力,必须要能够有效的分散交易风险,而不是一昧的追求利润,十个五万美金的帐户在赚钱,顶不住一个一百万美金的帐户出现亏损,那怕你的交易能力再好,如果你的血管不能通畅,都可能出现破败坏死。


管理能力

 

成本管理

在多年以前,在美国要做好一个资管,做金融分析师。管理资金规模需要达到7000万美金左右,这样才能确保整体运作的成本顺畅,对于国内普遍的外汇资管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在外汇交易一再降杠杆的环境下,这样的一个数字,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真实,用中美两国的人均差异6.8倍来推算,在中国要经营好资管,也得要一千万美金以上的规模。

 

我们可以去逆推,作为一个资管老板,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成本,资管公司里面干活的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从猎聘网2018年上半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金融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薪是22万人民币,而证券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薪是45万人民币,银行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薪为34万人民币,我们就以30万的平均年薪来算,一个20个人的小公司,就得要花去600万人民币的薪资成本,再加上办公室、公关营销、渠道佣金等等成本,随随便便都是过百万美金的开支,这已经占去了一千万美金的10%超过,这还没算投资人该赚的,老板要赚的,当然你可以用更低的人事开支,更低廉的办公室和营销成本,但也很可能在降低成本的过程里,降低了你的运营能力。

 




成本管理是你想要参与资管行业的重中之重,没有造血能力的资管,必死无疑,但是没有规模的资管,也难成气候,因为一旦规模不够,必然更容易追逐风险,能否捱过经营的风险期,是一个很难预测的事情,开源节流是任何生意想要成功的不二法门,所以对总体经营的成本一定要具备准确的管理能力。

 

交易管理

对于交易的管理,造血是必要条件,即便交易市场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多数的资管对于交易过度追求盈利的能力,那是因为盈利更容易吸引市场,然而更真实的是,当你创造了亮丽的绩效,吸引来了不少资金,一旦你的绩效下降,那么这些资金很快会离你而去;如果你连续三个月达成了月收益20%的绩效,第四个月只产生了10%的绩效,第五个月只产生了5%的绩效,第六个月只产生了2%的绩效,虽然都是在赚钱,但是资金方更多的感受是在赔钱。

 

一个人自己买卖股票,有赚有赔,套了很久,也可能心甘情愿,但是作为资管,当你贩卖给他希望,然后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希望,那么恭喜你,你掉进坑里面了,因为你走上了神坛,还不能下来,做交易和做生意没有两样,没有只盈不亏,不该输打赢要,正确的去管理你的交易,而不是为了扩大生意而盲目的追求利润,这才是交易管理的真正意义,高收益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运气是交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交易管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非市场风险性的资金大幅回撤,一旦你自己创造了不断持续高盈利的面貌,只要低于标准你就可能遭受资金大幅的撤出,此乃交易管理的大忌。


风险管理

这里要说的风险管理,并非是交易风险,而是资管营运的风险管理,交易风险的管理是相对单纯的,干不好自然被淘汰,而资管的运营风险则是多面的,一个优秀的资管,最终一定是要以IP来增加他的品牌溢价,就像高盛、摩根一样;除了推广期所创造的IP价值,后续的经营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当你的品牌溢价更高,那么经营成本就能越低,创收的能力就会越强,隐藏风险也越大。

 

许多资管的成立,一开始都是简单的由几个技术方和几个资金方组合而成,经营顺畅的时候,大家都赚钱,表面和平,但是当更赚钱的时候,就很可能产生内部矛盾,这就是因为缺乏核心的理念共识,赚钱一定是因为交易顺利,这时技术方就会觉得自己重要,然而没有资金方,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而一旦交易不顺遂,资金方扛著巨大的人脉和金钱压力,然而交易得继续,内部就很容易失衡,这就是对于系统风险管理的缺乏。

 

要运营好一个资管,一定要有一个风险资金池,因为资管行业所管理的资产,永远会比本身资产巨大数倍乃至数十倍百倍,当你越成功的时候,一旦出现风险,那么不是破产就能处理的事情,在盈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建构好风险资金池,尤其是内部的决策核心和管理模式一定不能是多头马车,随著运营情况的起伏而任意更改,这是资管行业的最重要的风险管理。

 

平台选择

 

平台选择是我最不喜欢谈,在这却不得不谈的一件事情,资管和平台(流动性)的关系,应该像是恋人的关系,但在国内,许多资管和平台的关系,更像是竞争的关系;一个好的资管,不应该一直在寻找平台的环节上兜圈,更不会因为条件的些许差异而任意更换平台,更应该是和平台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顺畅的沟通管道,金融市场多变,很多意外状况的发生,如果资管方和平台方不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矛盾。

 

由于黑平台的横行,以及专们打盘的黑资管,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这对整体行业发展不是一件好事;从资管方的角度来说,平台服务器的稳定、报价的合理性(少滑点、少拉宽点差)、帐务处理能够准确即时是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许多半路出家的资管,对于专业知识缺乏,更甚者,市场随便买几套EA就干起了资管的生意,当出现问题时,就把问题一股脑的推给平台方,而从平台的角度来说,由于主要监管国家,近年都在紧缩杠杆,但主流市场习惯了一两百倍的杠杆,对于平台来说,资金的成本大幅提高,所以对一些高频、重舱的交易,都采取了很多的后台反制措施,这使得当遇到剧烈的行情波动,用户体验极差,但若平台降杠杆,又害怕直接流失市场,加上这几年市场份额的竞争十分激烈,中小型平台在争抢市场上,大多使用猛药,低成本高杠杆是主流模式,如此不仅让资管在交易管理上走上了岔路,更引来一些专业打盘的高手造成自己的经营压力,恶性循环下,变成了三方皆输的一个局面。

 

资管怎么选平台,其实我认为抱持著简单模式即可,也就是选择历史较久,资金实力排行靠前的平台就够了,有国资背景的平台也都是优选之列,这类平台会越来越多,至少如果万一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这些大品牌具有更多的品牌价值,要顾及声誉,在维权上都会更为容易;大品牌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较安全的,店大欺客的事情也总会发生,所以资管方不仅在交易管理上要不断完善,在行业的专业性上也要不断的自我提升,那么才能够做强做大,不要因为一些赠金、交易奖励等等,就选择一些名不见经传,甚至一看就是黑平台的交易商,贪图小利小惠,很容易就掉入坑里面,就像国内知名的打黑平台的媒体,曝光跑路的平台几乎没有中断过,很多时候我就纳闷,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平台,谁会去玩呢?资管的本质就是把客户资产管理好,不是吗?




 

我常常说,生意是谈出来的,资管方和平台方的恋爱也是谈出来的,谈恋爱最重要的就是要互相了解,而不是靠相亲而已,资管方的交易需求,管理方式,有时未必是每个平台方都能够提供的,同样,正规的平台方最需要的是交易流量和资金存量来创造营收,也未必是每个资管方能够满足平台的,双方要谈恋爱时,一定要有各自的专业性,把彼此的需求告知,合得来就好好谈一场恋爱,合不来就不要彼此勉强,这样大家的生意才能够越做越好,而不是彼此挖坑给对方跳。

 

政策风险

 

2016年中国入篮,2017年A股纳入MSCI,2018年MSCI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路上,中国资本帐户市场的开放,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开不开放的问题,过去这两年,政府不断对非法市场进行严打,在政策上不断的规范完善,这就是不让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为了开放市场所做的准备,或许短期间内,大家会感觉到市场严峻了起来,但这绝对会是好事 .2019金融分析师行业的路在何方?

 

资管面对的政策风险,主要会分为两方面,一个是金融分析方面,一个是经营资质方面,在交易管理方面,降杠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许多原有在高杠杆平台上的交易手法,在整体市场降杠杆后,很容易出现适应不良或无法适应的情况,所以资管方在技术对应上面,应该要及早做好准备,而在经营资质面,一旦市场开放,经营资质牌照的要求也是必然的,以香港为例,在杠杆式外汇的牌照上就分很多的种类,所以抱团取暖,跟对人一起干是很重要的事情,空有技术只能小打小闹,对于有志做好资管的交易者,也要深思这一点 .

                                                                                                                                                                                              转载于:金融逆思维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友财网 | 外汇联盟 | 股指期货开户 | 期货网 | 期货开户 | 518外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