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从来就不是人们描述的市场,市场的我行我素从来就不会按照人们的描述运行。尤其是对那些专家来说,他们并不比普通的市场参与者更具优势,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最好的策略是远离专家。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专家。
老子先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缈;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
金融市场就是一个浓缩版的小宇宙,其运行特征也包涵并遵循着宇宙运行的道理。所以,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要想使自己在市场处于不败之地,使自己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利,我们完全可以从《道德经》这部指导人类实践的伟大思想著作里获得启发,并且从参与市场的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获利之道。
市场是一个奇妙的事物,尤其是金融市场,决定市场如何运行的因素很多,它的运行变化不是人们可以用一般概念来描述的。
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市场运行的描述都是事后的,这种事后的回溯性描述只会加深参与者与市场的距离,并且往往是无法弥合的距离。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是处于长期亏本状态,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与市场运行背道而驰的。
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绝大多数人在金融市场里偶尔赚到一笔钱并不难,难的是长期稳定地获取利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无法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
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市场里的获利之道是可以用我们明白的概念来叙述的。但是,所有用我们熟知的概念叙述出来的道理都不是不变的,因为市场随时在变。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参与市场的观察,将自己发现的市场运行的某些特征加以命名,比如:你可能会发现市场经常在某个区间上下波动,你就有了哪里是阻力、哪里是支撑这样的概念描述。你也可以根据别人的描述,认为市场就是“艾略特波浪”和“斐波那契黄金分割”,甚至你还可以根据复杂的数学计算得出一些新的名称和概念,来说明市场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然而,只要有一点市场参与经验的人都会经验到,真实的市场从来不在意人们给它什么样的名称。市场从来都是我行我素,自始至终只会按照它自己的运作之道在运行。人们根据市场运行的表象观察、体验,根据自己的“欲念”给市场贴上标签。然而,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一切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绝大多数人却总是紧紧抓住某些概念描述的市场死死不放。仅此而已。
作为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和参与市场呢?
正如老子所说:“故恒无欲,以观其渺;恒有欲,以观其徼。”就是说,你要不带自己主观色彩去观察市场最细微的变化,不要小看那些细微的变化,他们往往决定着市场的未来。当然,你也要用自己已有的欲念观察你给市场命名的边界,这大概就是所谓边际吧。经济学总是讲边际效用,你也应该仔细看看在那里发生的变化对你意味着什么。看看是不是让自己与市场保持了间隔,让自己与市场形成了对立的两个独立的存在。你是你自己,市场是市场,两相对立,格格不入。
如此,你就会发现市场给你带来的启示,如果你得到的启示是明确的,甚至是可行的,是与市场保持了高度一致性的,说明你已找到与市场共舞而不是抗争的方法和技巧了。
此时此刻,你就拥有了在市场里如何稳定获利的“道”了。你会发现,你的获利之道与市场的运行之道是同出一道的,只是名字不同而已。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你和市场成了同道之人,志同道合,你的道和市场运行之道成了不可分割的“无间道”,保持了高度一致性,你将会顺流而下,顺势而上,跌也赚钱,涨也赚钱。
达到这个地步,获得了这样的境界,难道不玄妙吗?
是呀!玄之又玄,这才是市场参与者在金融市场获得财富的妙门,是众妙之门。当然,玄,不是不靠谱,不是不可以被人所掌握,不是不可以被人所获取。妙就妙在这里呀!